第365章,是不是想多了?_带着荒田回过去
夜书所见 > 带着荒田回过去 > 第365章,是不是想多了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65章,是不是想多了?

  带着荒田回过去正文卷第365章,是不是想多了?杨小乐开着车子来到何文田的别墅区,告知了一下楼号,对方看了看车牌,恭敬的让他进去。

  显然黄秋静之前已经打好招呼。

  沿着车子山道向着山顶的方向赶去,在一座西式洋房的院子里停了下来。

  黄秋静的车子已经停好在那里了。

  而她本来也已经来到门口等候着。

  “老板。”

  看到他下车,恭敬的喊了一声。

  杨小乐点了点头笑道:“以后不用那么客气!!”

  径直的向着里面走去。

  进来以后屋里十分的暖和,摆放的都是现在最高档的西式家具。

  现在的东西就一定比后世的差吗?

  不一定。

  就是款式没有后世那么多而已。

  人的审美其实是有轮回的,从古典到西式再重新回到古典。

  人们会发现老祖宗喜欢的那一套,还是好的。

  不然后世就不会那么多人喜欢红木家具了。

  当然了,质量的问题也是重要的部分。

  “空调开了?”

  杨小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,摸了一下,见很干净,笑着问道。

  “嗯,外面有点凉!我过来把空调开了。”

  黄秋静站在旁边,回答着。

  杨小乐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,现在这里其实不太冷,也不暖和,最高温度二十度左右,最低温度只有几度。

  还是要穿厚一点的衣服。

  只是不像内地那么冷,包的跟粽子似得。

  好奇的看了一下空调,跟个窗户似得。

  没有在意,看着还在那里站着的黄秋静笑道:“你干嘛?坐啊!以前你可不是这样,怎么这次来了,这么客气了?”

  黄秋静闻言小心的坐在了旁边,屁股只敢坐半个位置。

  以前她不懂啊!

  现在接触的高层人物越来越多,心里对杨小乐那是越来越恭敬。

  这些人一言之间,真的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。

  想到什么,问道:“老板,您喝点什么咖啡还是茶水?茶水有武夷山大红袍,采自武夷山六颗接近三百年古树的老茶,还有碧螺春,也是当年乾隆时期御封的十八颗古树摘下来的。”

  知道内地人可能喝不习惯咖啡,她特地弄了一点茶叶。

  杨小乐眉毛一挑:“哦,从哪里来的?泡碧螺春吧。”

  武夷山的大红袍古树估计很多人都听过。

  出名也是根据港片才传播开来的。

  当然了,现实也确实牛逼。

  不过不是现在。

  而碧螺春的十八棵古树也是几百年的历史了,现在同样是御茶,只是很少为人知道而已。

  而且他也喝不惯红茶。

  听到这话,黄秋静站了起来:“去茶室好了。”

  一边说,一边将茶几上的资料带着,引荐他到了一间房间里。

  杨小乐自然是跟上去了。

  来到地方,是一个比较古朴的房间,里面的家具都是红木家具,一张茶几上摆放着一些紫砂壶和紫砂壶的杯子。

  还有一套瓷杯以及玻璃杯。

  杨小乐坐在那里,四下打量了一下,坐在那里。

  看着对方开始弄茶。

  早就已经准备好的碳火小路子,上面的水已经开始冒热气了。

  就看到黄秋静去洗了個手,开始弄了起来。

  杨小乐见状笑道:“你还会这个啊!”

  听到这话,黄秋静笑道:“以前我爹地就爱喝茶,看过他弄过,后来偶尔参加了一下洽谈的时候喝过几次,学了一点。您别笑话。”

  杨小乐不在意的笑了笑:“没事,我不懂,你弄什么我喝什么。”

  前世自己年轻,大部分都被各种碳酸饮料包围着。

  等他快到喝茶品茶的年龄,就来这里了。

  懂一点,也都是皮毛。

  黄秋静见状松了口气,一边弄,一边说道:“老板,您要先听什么?是我们这边的,还是陈先生那边的?”

  “都行,先说说咱们这边吧!”

  “嗯,好!”

  黄秋静闻言开始说着公司的大概情况。

  公司名下的资产。

  431间商铺,总价三千多万。

  杨小乐一开始对于这么多钱能排上华人五十名之内,有些奇怪。

  毕竟可是有很多巨富以及官员过来。

  后来想想现在的黄金和白银的价格也就不奇怪了。

  一条大黄鱼,换成港币也就四千块钱左右。

  四十万的话就得接近100斤。

  黄金万两也才四百万。

  整个四九城,能有万两黄金的有几个人?

  匆忙跑路的时候,能带百十根黄金就已经算是厉害的了。

  金银管制可不只是建国以后,民国时期为了让纸币流通,其实就已经开始实行金银管制。

  只不过效果没那么好。

  但毕竟是有这个规定,而且黄金一直以来作为大宗交易,民间基本上少见,所以黄金其实流通的没那么多。

  就算的大户、大官存的黄金也有限。

  古董字画什么的在这边的价格也不高。

  听了一会,茶水也差不多了,黄秋静将泡好的一小杯水放在他的面前。

  随后说道:“立信置业这边想和我们的中介公司更深入的合作,但是我考虑到他们现在被英国佬方针对,所以没敢答应。”

  “哦,什么意思?”

  杨小乐奇怪了一下。

  立信置业,名字倒是挺熟悉的。

  随后品了一口茶水。

  温度正好温热,但是不烫嘴。

 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,还是温度刚刚好,正好他也要喝水。

  感觉挺好喝的。

  随后笑道:“再来一杯,你继续说。”

  黄秋静给他倒了一杯水,随后说道:“哦,立信置业是港岛华人首富的霍家的地产行业,他们对我们这种中介模式非常感兴趣,但是他们从53年以后,就被……”

  这话让杨小乐愣了一下。

  霍老?

  随后便明白过来了。

  好像从鸭绿江战场结束以后。对方确实被针对过。

  因为当年他暗中凑集了很多紧急物资,低价送到那边去,就算是解放以后,老美对那边的禁运也没有停止。

  霍老还是暗中运送内地需要的物资过去。

  所以53年以后,就开始被针对。

  霍家的产业也被切割,成就了现在的四大家族。

  这四大家族可不是后世的那几个,现在这几个也算是新兴的家族之一,还算不上大家族。

  不过见状的霍老还不老。

  应该也就三四十岁而已。

  听到黄秋静说完,杨小乐又喝了一口第二杯,杯子本来就只有一点点大。

  一口就能干了。

  喝了一口随后问道:“咱们办中介根本是什么?”

  黄秋静想了一下说道:“房源!”

  “对啊!咱们的根本是房源,现在港岛还没有第二家房地产中介,将来不是说没有的可能。现在正是跑马圈地的时候,特别是大公司的房子,更加要拿到手里…………”

  中介公司赚钱吗?

  他曾经只是感觉这玩意只是帮助自己弄点现金,让自己还贷款的钱。

  没想到生意好的超出了他的想象。

  不过也能理解,现在的港岛各大地产都是各自为政,都有自己售楼部门用来处理租和卖的业务。

  而且这些售楼处还得和律所合作。

  宣传的话,也就是贴贴海报,或者报纸上登录一下,也不可能天天登报。

  交易的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。

  但是这种中介的模式打破了这些限制,毕竟繁华地区,隔一段路就会有一个这样的中介,无形中也是一个广告。

  还有就,他推出了车接车送的模式。

  现在港岛平均工资只有一百左右,繁华地段高一些,车子也就七八千,好的也才一万多。

  几辆大巴车也就几万块钱,司机一个月三四百块撑死了。

  定时定点的车接车送,一个月的油费要不了多少钱。

  中介又有着律所统一的合同,不用再跑律所了。

  这给人带来很多方便。

  而且这里以前买房的方式是,有人在小区附近贴红纸喜报,上面标着大概的情况,到那时这种一般都写的不是很清楚。

  客户上门看了以后不一定就是自己满意的。

  但是在中介就不一样了,各种房源给你挑,要方便太多太多了。

  如果光看2-3%的中介费,确实不是很多,但是底下的房源现在越来越多,有些中介都忙的不可开交。

  就现在也不比一般的地产公司差。

  还不用贷款盖房子,这种费事的事情。

  黄秋静闻言犹豫了一下:“这样的话,我们会不会被针对?”

  杨小乐摇了摇头:“不管,如果说只做他们的生意,还有可能,现在是谁的生意都做,你怕什么?”

  听到这话,黄秋静轻轻颔首。

  这个她自己也是想到过。

  但体质里的事情,她还是不敢轻易的下决定。

  随后答应了下来:“好,我知道了,过段时间我就联系他们……”

  接着继续说着自己两家公司的情况。

  听了一会,杨小乐眉头皱了起来:“管理层一定要注意,这个我不懂,你自己想办法……务必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……”

  自己只是将后世的模式给照搬照抄过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ssj.cc。夜书所见手机版:https://m.yssj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